从供给面到需求面研究方法论的转变 -- 潘登同学的宏观经济学笔记
供给面分析和需求面分析的区别
供给面分析:给定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技术,经济能生产出来多少产出
- 这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问题
- 研究的对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 适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现象到规律,从规律到预测)
需求面分析:经济对产出的需求有多少
- 经济需求最终来自于人
- 人的主观意志(偏好)是分析需求必须要考虑的东西
- 人的主观意志(偏好)与购买力结合,形成经济需求
- 研究对象是主观(人的意志)与客观(客观事物)相结合的复杂体
-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再适用——菲利普斯曲线消失的例子
菲利普斯曲线消失的例子
20世纪50年代威廉菲利普斯提出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 这一数量关系在美国数据中也被发现。
菲利普斯曲线问世后,很快被视为宏观经济的基本事实之一。 在实践中,菲利普斯曲线的发明也让宏观调控者如获至宝。看起来,只要付出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升高的代价,就能把失业率压下去。站在宏观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失业显然是更不好的东西。压低失业率能够让政府获得更高的支持率。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冲击会后,美国开始有意识地推高通货膨胀来压低失业率。
但是,决策者和经济学家惊讶地发现,当政策开始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调控经济时,试图推高通胀来压低失业率时,菲利普斯曲线竟然消失了! 高通胀非但不能降低失业,反而造成了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涨局面。
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立,是因为当时政府没有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所以民众相信通胀的上升代表着经济向好。因此当通货膨胀走高的时候,民众参与工作的热情就会比较高,从而压低失业率。但是政府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推升通货膨胀来压低失业时,民众就认识到更高的通货膨胀只不过来自政府多印的钞票,而不代表经济变好了,因此也就不会因为通货膨胀上升而更多地工作。这样一来,通货膨胀的上升就不再对失业率有抑制作用,而只能带来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的“滞涨”。
菲利普斯曲线消失的原因
- 菲利普斯曲线建立在人们低通胀的预期之上(通胀的上升被人们解读为经济向好,因而导致企业扩产增员)
- 当政府有意识地通过推高通胀来压低失业率时,低通胀预期就被高通胀预期所取代
- 高通胀预期下,通胀的上升不再与低失业相关—通胀的上升被人们解读为政府在印钞票,企业只是简单地提高名义价格,而并不会扩产增员
人的行为方式会因为预期的改变而改变,因而是不稳固的——建立在人的行为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数量关系因而也是不稳固的。这就是从供给面到需求面研究方法论的转变。
理性预期革命
- 卢卡斯批评(Lucas Critique):用观察到的历史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评价经济政策调整的效果是无效的
- 如果把宏观经济想象成一台机器,那这就是一台内部结构和参数会因为机器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改变的机器
- 宏观经济分析的结论不能构建在宏观变量间数量关系之上,因为这些关系都是偶然而易变的
- 宏观分析需要有微观基础(micro-foundation):宏观分析的基础需要构建在经济中最深层次的“不变”——也就是人的理性——之上
宏观经济学的三个层次
- 宏观是宏观,微观是微观
- 宏观是微观的加总
- 宏观不仅仅是微观的加总
理性预期后的方法论: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分析
- 不要把宏观和微观割裂开来(要跳出认识宏观的第一个层次)
- 不要假设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稳固的数量关系(不要做ad hoc假设)
- 不要把宏观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看成神秘的黑箱——总是要问数量关系背后的经济机制是什么
- 宏观是微观的加总(认识宏观的第二个层次)
- 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有对应
- 从微观理性人的最优选择(理性)来理解宏观现象
- 解释宏观现象要讲出微观故事
理性革命前后宏观经济学截然不同,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的范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用托马斯·库恩加以描述:
尽管如此,范式改变的确使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及的世界的看法变了。仅就他们通过所见所为来认知世界而言,我们就可以说: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在科学革命的时候,常规科学传统发生了变化,科学家对环境的知觉必须重新训练一一在一些熟悉的情况中 他必须学习去看一种新的格式塔。在这样做之后,他所探究的世界似乎各处都会与他以前所居住的世界彼此间不可通约了。
均衡经济学方法论
宏观经济分析要从人的理性触发来构建微观基础。从之前机械论的宏观分析到理性预期革命之后的宏观理论,需要的不仅是方法论的变革,还包括世界观的改变。 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均衡经济学正因为很好地跨过了这些障碍,才让经济学成为了社会科学中唯一的自然科学,给予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地位;
菲利普斯曲线的消失告诉我们,一旦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分析必然会得到错误的结论。但随着研究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研究者就从唯物世界跨入了唯心世界。 自然科学学科中,行之有效的唯物科学研究方法,面对经济问题就不再适用。
理性--跨越唯物与唯心的桥梁
对理性的哲学讨论
- 理性假设时无奈的选择
- 通常情况下,最优只有一个,而不是最优的方式有无数种;
- 对理性的最优反应是理性,对不理性的最优反应不是非理性;
- 任意假设的经济学无法发展
- 理性假设的真理性辩护
- 真理的符合论:一条陈述为真当且仅当他与事实相符时;
- 真理的容贯论: 一条陈述为真,是因为他最能与我们的经验与信念构成的整体网络相一致;
- 真理的实用论:一条陈述为真,是因为他最“管用”,即他能让我们更好地行动;
- 理性假设的代价
- 理性假设局限了经济学家的视野,也从经济中抽离了人性;
- 当我们假设所有人都是理性时,我们就看不到非理性的行为和他们的后果;
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在金融经济学中已经详细聊过,这里简单概述一下即可;
求解一般均衡的步骤:
- 求解所有微观个体的优化问题,将其优化行为表示为价格的函数;
- 利用市场出清条件,求出均衡时的价格与所有人的行为;
而求解一般均衡是实证经济学的范畴内,换言之,我们在研究“是怎样”的问题。 与此同时,“应该是怎样的”是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这类问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帕累托最优。进而有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定理: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如果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都是凸性的,那么任何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用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进而得到求解一般均衡的另一步骤:
- 求解中央计划者的最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