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母函数的推导与说明 -- 潘登同学的概率论笔记
矩母函数的由来
考虑一个有样本空间S的随机变量X,一阶距表示随机变量X的期望E[X],二阶矩表示随机变量X2的期望E[X2],那么n阶距表示Xn的期望E[Xn]
回想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函数:
- 随机变量X发生概率为P(x),概率分布函数F(x)=P{X≤x}=∫−∞xf(t)dt,而对概率分布函数求导,就可以得到概率密度函数f(x)
- 类似地,矩母函数Φ(t)=E(etX)=∫−∞+∞etxdF(x),对矩母函数求n阶导就可以得到n阶距
矩母函数n阶导是n阶距的证明
给出矩母函数的准确定义,设X为随机变量,若存在某正实数h,对于区间(−h,h)中任一实数t,数学期望E(etX)均存在
MX(t)=E(etX)={∑etxp(x),∫etxp(x)dx,if X is Discreteif X is Continuous
对etx进行泰勒展开
etx=1+tx+2!(tx)2+⋯+n!(tx)n+⋯
这里以连续型为例,把MX(t)中的etx用展开式替换
MX(t)=E(etX)=∫−∞+∞[1+tx+2!(tx)2+⋯+n!(tx)n+⋯]f(x)dx
抽出其中一项看一下,其实就是n阶距前面乘上了一个系数
==∫−∞+∞2!(tx)2f(x)dx2!t2∫−∞+∞x2f(x)dx2!t2E(X2)
所以上式可以改写为
MX(t)=1+tm1+2!t2m2+⋯+n!tnmn+⋯
其中, mk表示k阶距
对上式在t=0处求k阶导
MX(k)(0)=dtkdkMX(t)∣t=0=mk
经典分布的矩母函数
伯努利分布
-
用随机变量X表示伯努利试验的结果,则X服从伯努利分布
f(x)={px(1−p)x,0, x=0,1else
-
根据上面的定义写出矩母函数
MX(t)=x=0,1∑etxf(x)=(1−p)+pet
二项分布
-
用随机变量X表示n重伯努利试验中成功的次数,则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f(x)={Cxnpx(1−p)(n−x),0, x=0,1else
-
写出矩母函数
MX(t)=x=0∑netxf(x)=[(1−p)+pet]n
注意
上面的过程是基于二项分布的系数就是n次多项式展开的系数,所以可以反着用一次将展开的多项式还原
泊松分布
-
用随机变量X表示某个商店一天中卖出某件商品的数量,假设X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
f(x)=x!e−λλx
-
写出矩母函数
MX(t)=x=0∑netxf(x)=etxx!e−λλx
-
令a=λet,
MX(t)=e−λx=0∑nx!ax=e−λea=eλ(et−1)
-
对矩母函数求一阶导, 验证是否等于均值
dtdeλ(et−1)∣t=0=λ(et)eλ(et−1)∣t=0=λ
指数分布
-
设随机变量X表示某个灯泡的寿命,假设X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
f(x)=λe−λx
-
写出矩母函数
MX(t)=∫0+∞etxf(x)dx=∫0+∞etxλe−λxdx=λ∫0+∞e(t−λ)xdx=t<λλ−tλ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矩母函数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参数为 t 的函数
- 对矩母函数求一阶导, 验证是否等于均值
dtdλ−tλ∣t=0=(λ−t)2λ∣t=0=λ1
正态分布
-
设随机变量X为随机抽样得到的某一个人的身高, 假设X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先考虑其标准正态随机变量Y的概率密度与矩母函数
Y=σX−μf(y)=2π1e−2y2
-
计算矩母函数
MY(t)=∫−∞+∞2π1e−2y2etydy=2π1∫−∞+∞e−2y2+tydy=e2t222π1∫−∞+∞e−2(y−t)2dy=e2t2
注意
上面是构造了一个均值为t,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利用积分为1的性质得到的
-
利用X与Y的线性关系,计算X的矩母函数
MX(t)=etμMY(tσ)=etμ+2(tσ)2
-
给出上式证明
MY(t)=E[etY]=E[et(σX+μ)]=etμE[e(tσ)X]=etμMX(tσ)
独立随机变量和
独立随机变量的和
的矩母函数是各个随机变量的矩母函数的乘积
- 设X和Y为独立的随机变量,并记Z=X+Y
MZ(t)=E[etZ]=E[et(X+Y)]=E[etX+tY]=MX(t)+MY(t)
所以我们上面那个二项分布的矩母函数也可以根据这个性质得到
- 设X1,X2,…,Xn为独立的伯努利实验,Z=X1+X2+…+Xn为n重伯努利实验
MZ(t)=[MX(t)]n=[(1−p)+pet]n